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

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

人总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, 组成一个新的家庭。爱与分离,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,人类社会就是在爱与分离周而复始的行进中不断向前延续。健康的家庭,充盈着爱,也懂得分离。

健康家庭的父母,深爱着孩子,将孩子养大,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,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,推向社会这个更宽广的世界,让他去过独立自主的生活。

而孩子则势必会找自己的另一半,组成一个新的家庭,并且也会有自己的孩子。

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后,他也会向父母学习,把他们的孩子推向社会这个更宽广的世界。

爱,就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,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。

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,夫妻关系是家庭诸关系中居第一位的关系

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,爱从父母传给孩子,再由孩子向下传递。不过,家庭中居第一位的应该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。对此,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有这样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,夫妻关系是“家庭的定海神针”。特别是在有公婆、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,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,拥有第一发言权,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。

反之,如果亲子关系(包括公婆与丈夫、丈夫与孩子、妻子与孩子)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,至少会出现以下两个最常见的问题:一是紧张的婆媳关系,二是严重的恋子情结。

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,不可分割的。如果在新家庭中,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,那么一般可以推断,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,也同样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。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,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最为密切的关系。而对婆婆而言,她最亲密、最割舍不下的人是儿子,而不是她的丈夫。

这样,当儿子要离开原有的家庭,去找他的另一半,建立自己的新家庭时,作为婆婆,她肯定是非常难过的。她会觉得,自己将要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因为在不久的将来,将会有另一个人女人与她一起分享儿子的爱,尽管她也希望儿子及早成家,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并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。所以,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亲密的关系。

作为儿子,他以前就知道,他是母亲的心头肉,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,对母亲而言,他比爸爸还要重要。以前,他常常为此而自得,现在,他要“回报”母亲。于是,他也不忍心“背叛”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。这样儿子最终成为妈宝男,唯母亲之命是从,亲子关系取代了夫妻关系,成为家庭诸关系之首,这也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。

相反,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,当儿子离开原有的家庭,去组建新的家庭时,她不仅不会难受,反而感到非常高兴。她会欣喜地看到,儿子找到了他的最爱,找到了那个将要陪他走过风雨的人,他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、拥有自己的人生了。这时,婆婆会祝福儿媳,祝福儿媳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。

陪你晨钟暮鼓,伴你四季三餐,与你白头偕老的那个人才是你的最爱

要想营造一种温馨和谐、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,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。当然,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:重亲子关系而轻夫妻关系。仅仅把夫妻关系作为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,亦或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。

实际情况是,不管子女多么爱自己父母,他们终究要离开父母,组建新的家庭,去过自己的生活;不管父母多爱子女,他们终究还是要离开父母,去寻找陪伴自己一辈子的那个人。

作为子女,为了父母的家庭和谐,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,认为自己与他(她)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;作为父母,为了儿女的家庭和谐,也不要太恋他们,认为自己爱子女胜于他(她)的配偶。因为,最爱的必然是最难割舍的。所以,一定要割舍的,就不要让它成为自己的最爱。

我们一定弄清楚的是,陪自己晨钟暮鼓,四季三餐,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那个人是自己的配偶。他(她)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,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。

如果是儿子,就要对自己说,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,我不是;

如果是女儿,就要对自己说,妈妈才是爸爸的唯一,我不是;

如果是父亲,就要对女儿说,我爱你,但你妈妈才是陪我走过风雨的人;

如果是母亲,就要对儿子说,我爱你,但你爸爸才是雨天真正能为我打伞的人。

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:ms9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https://www.gdmeifa.com/1063.html